各位讀書會的成員早安
每本書的開始到最後,都可以看到許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
當然,這本書也不例外,在進入第六章前,一開始就由小弟我來向各位成員們做個回顧,之後呢,就由佩珊和怡君來為大家分享第六章的部份,從前面五組,五章各組各位的心得報告瞭解高恩如何使日產脫胎換骨,轉虧為贏的過程,而本書
- 反敗為勝
- 一書中高恩的傳奇更是本書的重點所在,尤其是書中開頭的序與前言…到之前各組分享的讀書心得,更吸引大家想一探,高恩如何將日產在短短時間內從谷底往上爬的故事
從前言,第一章開始,像日產如何從一厥不振中爬起、採取何種的策略,以及高恩在日產公司施展的一套獨特經營模式,在第二章裡呢,說的正是這位主角-高恩的生長經過,他曾在巴西、美國、法國居住和工作過,每到一處,都會盡力瞭解當地方風土民情,在這章中,描述的正式破除文化的設限的情形,第三章,則藉由跨部門團隊合作,跨國的聯盟減少不必要的成本,以有效管理技巧來做為營運方針.而(四五)兩章呢,大部份是介紹高恩在公司上的改革與表現,
像日產虧損的原因,1.欠缺明確的獲利目標,2.過於強調追趕競爭者,3.公司內部缺少跨部門合作,4.沒有共同的願景或長遠計劃等等….都是改革上的重點,後半部的地方呢,則是介紹高恩在日產創造的成果和奇蹟,尤其在上週第五章的"振興方案",可以說是這本書中前半部的精華,這也是上週在分享心得有說到的地方。
振興方案實施重點 ( 7項 )
● 像營運成本降低。
●
零件及材料供應商家數減半。
● 負債淨額減少
● 製造新產品。
● 全球裁員兩萬一千人。
● 日本國內汽車裝配廠從七家減為四家。
●
日本國內製造平台由二十四座減為十五座。
當然…這個「日產振興方案」在1999年為日本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,這也是面臨二十一世紀
必需改變的地方,因此日產由上至下的同仁都能有所共識,才能使這項艱鉅的任務逐一完成,以上,這些呢,都是在第一章到第五章中,較令大家重視的地方
,第六章呢..正是第五章振興方案的延續.."推動改革",現在...就讓我們進入第六章的情境當中吧!
C: Iris,妳知道第六章的內容是在講什麼嗎?
I:這麼簡單的問題妳還問我?就簡簡單單四個字:轉虧為盈
C:就四個字?
I:啊!四個字,不要懷疑!
C:那…我們來看看NISSAN是如何轉虧為盈的吧!!
I:首先,NISSAN推動擬定計劃的時間從60%降到5%,將報行計劃的時間從40%拉到95%。因為日本人的習慣就是花很多時間在想辛劃,自從執行這個計劃後,全公司都努力替公司減少資源。
C:我們再來說說NISSAN過去推行改革失敗的原因及改善的方針吧~
I:請大家看到p.135,NISSAN在1990年代次想推動改革,但是公司並沒有徹底執行整頓辛劃,而且如果牽連到跟公司利害相關或是和傳統經營方式有衝突的辛劃,他們就會再修改。
C:再來請看p.139,在還沒跟雷諾結盟前,NISSAN最令人注目的問題就是負債太高。比方說他持有1394家公司股票,而且持股比例達20%的公司就超過半數。所以出售非核心事業也是NISSAN振興方案的重點之一。
I:嗯!而且高恩還說,日產未來只會在四家公司持續持股。當時日產已經被過多不必要的投資搞得幾乎癱瘓,不但現金周轉不靈,還阻礙如中國大陸這樣的新興市場的研發工作。
C:另一方面,NISSAN也開始打破「系列」的關係。佐藤明還拜訪了將近300家公司,向他們說明日產要急速改革,所以必須拋售持股的消息。
I:
整頓財務:
P143
日產推動財務整頓計劃,總公司決定統一運用全球資金,於是,日產採取第一個全球財務統籌措施,由東京總公司負責將全球分支機構的財務部門,以及世界各地的銀行帳戶結束與合併。雖然削弱了分公司的權力,卻增強了總公司在全球分支機構的影響力
C:
廠商讓步、降低成本P146~147
根據跨部門團隊的研究,日產在購買許多零件時,支付的金額往往遠超過同業,於是他們決定”降低採購成本”,此項可說是日產迅速轉虧為盈的關鍵因素。
高恩降低成本的祕訣是:比價制度,就是將公司支付的成本拿來和其他同業做比較,許多財務健全的公司也是以比價制度做為重要競爭優勢。(可以拿SOG當例子)
I:
合理採購:P150
高恩告訴日產工程師,變更某些特殊零件設計,就能降低三分之一成本。並不是要犧牲消費者應當有的品質,而是強調簡化零件設計以後,照樣能以較低成本提供相同品質,也就是說,在供應商讓步以前,日產就可以先把成本壓底了。
C:
放眼國際P151
日產推動全球採購策略而降低-採購成本,不少想和日產維持生的供應商不但得努力低日產的成本,還得設法在其他公司解決成本問題。將日產塑造成一個分支機構合作無間的國際型大企業,品牌統一,使命相同。那些追隨日產腳步走向採購集中化和國際化的供應商,則紛紛找到了新市場,也獲得了更高的利潤、更大的成長潛力。
I:
共創優勢P153
日產與雷諾成立全球聯合採購中心,雷諾才剛完成由高恩發動的三年成本刪減計劃,日產也正在設法降低20%採購成本,採購中心以共享零件和材料的做法,每年可為2家公司再省下1%以上的採購成本。
C:
開發新車P154
加快新產品上市速,也是振興方案的動點之一,日產過去因新中上市速度太慢,以致風評不佳,為了加速開發新車款,日產運用的略是減少製造平台的數量。利用現有平台開發新車,這可比增闢新的平台開發車節省30%~50%的時間,日產授權東京總設計師中村吏郎,讓他在開發某些車款的過程中可以全權指揮工程師,中村還與聖地牙哥的日產美國設計中心密切合作,相繼推出了新款Z型車、大型敞篷小卡車、新型運動休旅車、新款Altima’
新式小廂型車、越野Murano等20餘種全新或大富改款的車種。
I:長期投資。在幾面幾章我們有講到,高恩認為在適當的時機、地點製造適當的產品,是影響日產前途的關鍵因素。坎頓廠將在美國生產更多日產汽車,不但能為日產創造利潤和需求,還能平衡美國和日本的產量,減少汽車外銷成本。
C:打造品牌:日產曾依靠先進的技術揚名國際,不但在國內有著極高的市場佔有率,還在美國推出暢銷跑車。可惜的是,他們並不懂得行銷,只會在顧客面前賣車子,不懂得打形象,所以犧牲了品牌地位。也因為公司沒有統一的行銷箱略,也不會在世界各地打形象廣告,消費者才會多付一千美元購買跟日產汽車特色類似的豐田產品。因此,日產就在振興方案的第一年執行和擬定執行國際品牌策略,並且發布日產即將推出全新車種的消息。他們最先面臨的挑戰就是要讓員工認識新的產品形象,以及建立產品形象的重要性。
I:內部改組:日產在人事方面制定新的組織架構,並在東京成立全球人力資源部。人力資源部門改革的項目有以下五點:
1.
取消年資敘薪制度,暢通升遷管道。
2.
全球各單位的高級主管職位若有重複,一律精簡合併。
3.
改革薪資制度,根據考績加薪。
4.
依據「日產振新方案」實施成果發放所有員工獎金。
5.
刪除浮濫的交際費用。
高恩對全體員工下了一道指令:日產今後將以考績做為職等升遷和獎金發放的依據。他認為,一家想把優良產品賣給消費者的汽車公司,應當根據員工實際工作表現建立獎勵制度才有意義。
人資部資深副總裁渡邊邦辛說:國藉、年紀、性別…都不重要,只有表現重要。
C:改變心態:日產在執行振興方案期間雖然大肆進行裁員和改組,但是1999年高恩初掌大權時,並未剷除原有管理階層。由於「顧問」一職已經廢除了,某些資深主管不得不接受需要直接承擔責任的職務,有些人選擇退休、自動離職。不過,洗牌後的主管陣容,基本上還是跟高恩上台以前沒有兩樣。高恩說:「變更人事容易,改善人心就難多了。」起初,許多幹部部高恩的人事政策友應都不熱烈,決策執行利員會開會表決相關提案時,他們只是表面上舉手贊成,並不是真心支持高恩的提案。不過,高恩寧可給他們時間應變,也不願請他們走路,還以提供大量資訊和成果攫獲人心。高恩他說:「改變人心的效果會比變更人事來得更多、更好、更強。」
I:語言障礙:由於日、法兩種文化溝通的方式和習慣差異很大,就算使用共同語言,雙方理解的層次也不同。比方說日本主管經常在聽到某句話時重複說「對」,那表示他們聽懂對方意思並且記在心裡了,但不表示他們贊同這句話。
於是高恩的解決之道是:為公司準備一本內含四十個常用詞彙的字典。舉個例子,「commitment」這個英文字可能代表很多意思,所以我們就把定義寫下來,再拿給全公司的人參考,讓每個人都了解同樣的意思。所以,在文化上、語言上的不同,也可以找尋溝通的途徑來使雙方瞭解意思,就是他的用意。
C:以上,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了第六章的內容。最後,我們再請風度偏翩、氣質瀟灑的易廷來為我們做個總結吧!
目前從第一章開始至第六章的部份,由於第六章可以說是本書前半部章節最多、細分也最多的部份,由日產的例子來看,我們從書裡看到許多值得我們SOG學習效法的地方,而我們嵩贊未來可以參考的發展策略,則在運用獲利能力和產品使公司的品牌和知名度得到提升,當然還有跨企業、聯盟、跨國等等的合作方式,以通路行銷來獲取其它的銷售業績和利潤,以上呢,就是我們今天和大家以起分享的心得,謝謝大家!
|